贾珩道:“盛京城中人口繁多,先前守卫锦州、宁远已经转运了不少军粮,城中还能有多少粮食?”
楚王与魏王点了点头,几乎是异口同声道:“城中府库当中的粮食不会太多。”
贾珩凝眸看向一旁的陈潇,说道:“想方设法,让城中的密谍,在粮仓上做做文章。”
他终于想到了破敌之策,与其以内应取城,不如让内应火烧粮仓,后者的难度肯定要比前者小很多。
陈潇也眼前一亮,道:“此策可行。”
魏楚两藩也点了点头。
而盛京城,显德殿——
殿外的几棵梧桐树,落光了梧桐树叶的树枝正自随风摇晃,在日光照耀下,投映下一团团斑驳的阴影。
“今日伤亡如何?”多尔衮目光炯炯有神,沉声问道。
勒克德浑面色恍若蒙上一层阴霾,低声说道:“大概伤亡了三四千。”
多尔衮眉头紧锁,两道浓眉之下,目光深深,问道:“伤亡这么严重?”
如果这么算,不过一个月,盛京城中的兵丁会在这种绵绵不绝的攻势当中消磨殆尽。
勒克德浑沉吟片刻,朗声说道:“今日的汉军攻势愈发猛烈了,而且红夷大炮炮火较之昨天更为猛烈许多。”
多尔衮面色一肃,朗声道:“坚持住,再坚持一个多月,就进入冬天了。”
可以说,如今的多尔衮已经将“凛冬将至”,催眠成大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勒克德浑闻听此言,一时默然不语。
多尔衮道:“对了,最近城中的汉人兵将可有动向?”
勒克德浑点了点头,说道:“孙绍祖已经派人打入其中,正在密切监视汉将的暗中动向,现在还没有多少消息,不过已经密切监视。”
多尔衮道:“告诉孙绍祖,如果能够提前发现反叛之事,本王封他公侯之爵。”
勒克德浑点了点头,拱手应下。
第1433章 这大清真是要完了。
时光匆匆,如水而逝,不知不觉就是五天时间过去。
就这样,汉清之间的这场国都保卫战事,一直从崇平十九年的八月下旬,一直到崇平十九年的九月上旬。
其间,汉军用了不少攻城之策,掘地道、埋炸药更是用了不少,但仍是没有多少进展。
不过,盛京城中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粮秣短缺,城中百万军民因为米粮优先供给守城的八旗旗丁,而导致百姓迎来城中米价飞涨。
女真原就缺粮,早年通过晋商自宣府偷运粮秣,但前几年,晋商覆灭之后,朝廷收紧了关口的粮食贸易,而女真本就乏粮,先前这才想到朝鲜打秋风。
后来,几次大战更是让原本不多的女真粮仓储雪上加霜。
而先前盛京在锦州城囤住了不少,粮秣自也囤积了不少,但一战之后,彻底折损在位于锦州的仓库当中。
如今的盛京城,也陷入了缺粮的危机当中。
此刻,孙绍祖早已接到了贾珩通过锦衣府密谍暗中递送而来的指令,即与城中的密谍一同焚烧着城中粮仓。
而盛京城中的粮仓则是分布在城东的三座仓库当中,让人以重兵守卫。
这一日,看管仓禀的户部官员秦安,刚刚用罢午饭,腰间的一串钥匙随着晃动,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随着大批京营汉军围攻盛京城,城中米价一日一变,不少盛京城中的文武百官家中的米粮短缺,基本都过得紧巴巴,一些如他秦安这样的小官儿,更是要揭不开锅了。
但他是掌管仓禀的小官儿,纵是短了睿亲王府女眷的米粮,也不能短了他一口。
就在秦安向着仓库所在行去,忽而心神一凝,抬眸看去,顿时吓得呆立原地。
远处赫然已经浓烟滚滚,原本有着十分的酒意顷刻之间已经醒了七八分,高声说道:“走水了!”
远处的粮仓已经浓烟滚滚,火势熊熊,空气中传来一股米饭的香气和焦糊的味道。
周围的庭院当中,不少女真八旗的精锐兵卒,开始迅速往来不停,推着一辆杏黄色车板的水龙车去救粮仓,但这一会儿,怎么可能救得了?
而不大一会儿,就见火势汹汹,已然不好救了,顷刻之间,噼里啪啦,难以控制。
大批军卒手忙脚乱,有的去抢救粮仓,有的准备水龙车,一桶桶向着火焰舀水。
一时之间,盛京城中大乱一片,人吼马嘶。
……
……
宫苑,显德殿,内书房——
多尔衮正在查看着兵部递送而来的伤亡军报,忽而心头微动,浓眉之下,目光惊疑不定。
就在这时,书房之外的廊檐上,可听到一阵密集而繁乱的脚步声响起。
不大一会儿,就见勒克德浑大步进入厅堂,面容苍白如纸,朗声道:“摄政王,大事不好了。”
多尔衮诧异问道:“什么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