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162节(1 / 3)

其实这也是试探,首辅之位去后,天子如何安置他们齐党中人。

首辅不敢奢望,那次辅之位……

他进内阁时日终究太短,但户部尚书不为次辅,也说不过去罢?

崇平帝面色顿了顿,说道:“朕已经为齐卿寻了一位好帮手,齐卿再举荐一位干吏报给朕选定。”

巡盐御史林如海已经上京述职,调任户部左侍郎,再让齐昆举荐一人,以便其理事。

齐昆没有试探出天子心思,只能拱手称是,心思电转之间,暗暗思忖着举荐何人。

原仓场侍郎魏伯阳也在升迁之列,而彭晔尚在河南,就没必要返京,那就提拔户部几个郎中。

不值得从地方抚台、藩臬调人。

待齐昆告退,崇平帝面如玄水,幽邃目光眺望着远处,继续思量着年后朝局的布置。

齐昆掌户部,以林如海辅之,林如海早年是一手简拔,又是贾家姻亲,这样户部就能在来日对虏战事上钱粮无馈。

韩癀既为首辅,就不能再为吏部尚书,甚至吏部两位侍郎都要撤换一新,吏部天官如太宗朝故例不再入阁,方收钳制、掣肘之效。

既然如此,心头已有了大致的人选。

礼部侍郎姚舆,翰林、学道出身,此人虽然迂阔,但并非浙党中人,为人方直刚正,可任吏部天官,不再入阁。

至于内阁次辅则由李瓒担任,以酬其坐镇北平,整饬边务年许之功。

这样就是内阁首辅韩癀主礼部,内阁次辅李瓒主兵部,阁员齐昆管钱粮,阁员赵默司刑名。

可浙党仍旧势大……那时子玉因边事压制东南士人。

崇平帝心头盘算着重新平衡朝局,重又回到书桉坐定。

可以说,如今的天子所想几乎如忠顺郡王陈泓所推演的一般无二,因为这本身就是形势的必然走向。

东南士人等了这么久,不放到首辅位置上是不行的,而且唯有放到首辅位置上,将来遇事才好顶雷。

第884章 王夫人:这都一年了,也没见给个说法!

宁国府,后宅,厅堂之中暖香宜人,入目所及,珠辉玉丽,锦绣盈眸。

秦可卿与尤二姐、尤三姐、尤氏几个围坐在一块儿,凤姐与平儿也在说着话,不远处则坐着香菱。

至于钗黛等一众莺莺燕燕,昨天就已在凤姐的操持下搬进了大观园。

宝钗与宝琴居住在蘅芜苑,黛玉住在潇湘馆,探春和湘云住在秋爽斋,迎春和邢岫烟住在缀锦楼,惜春住在藕香榭,妙玉去了栊翠庵,而甄兰和甄溪两姐妹则是住在栖迟院。

值得一提的是,李纨在贾母的撺掇下,带着两个堂妹李纹和李绮,住进了稻香村。

否则,这园子就真成了为东府修的了,里面可是花了西府几十万两银子呢。

尤三姐细秀柳叶眉下,愈见艳冶的脸蛋儿上画着澹妆,唇瓣莹润微微,轻声说道:“姐姐,今个儿大爷还不回来吗?”

自从那天之后,再也没有碰到大爷,更别提新婚燕尔,如胶似漆了。

唉,定是她那天没有让大爷尽兴,那天她也不知怎么了,本来想使出浑身解数,但却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秦可卿柔声道:“他说这几天在京营待几天,处置军务。”

也不知是在京营,还是在别的地方,如今回来京里,同样聚少离多,她的肚子现在也不知有没有动静。

尤三姐语气有些幽怨说道:“珩大爷回京没几天,就这般忙着。”

尤氏瞥了一眼自家妹妹,道:“三妹,国事不可轻忽。”

大丈夫哪能成天流连于温柔乡中?

秦可卿转而问道:“尤嫂子,采买的年货都办齐了吗?”

尤氏转过那张恬静柔美的玉颜,眸似秋水盈盈,少妇一身浅蓝色衣裙,气质素雅明净,轻声说道:“都办好了。”

秦可卿忽而嫣然一笑,说道:“园子那边儿,尤嫂子也别忘了。”

尤氏“嗯”了一声,转而说道:“可卿,最近有不少军将家的诰命夫人想要见着你。”

“这非年非节的,罢了,等这两天约个时候见见吧。”秦可卿美眸流波,柔声道。

她为武侯夫人,好像也是该见见这些诰命。

“那我和她们说了。”尤氏柔声道。

凤姐微笑盈盈地看着正在叙话的几人,芳心却生出一股艳羡,这般热闹和睦,比之她那冷冷清清的小院不知强了多少。

而在说话的工夫,廊檐下的嬷嬷道:“奶奶,大爷回来了。”

正在坐下叙话的几人,起得身来,向着屏风处眺望而去,就连凤姐也凝眸看去。

秦可卿问道:“大爷现在在哪儿呢?”

“大爷一回来,就去了书房。”那嬷嬷说道。

秦可卿想了想,说道:“让后厨做些饭菜,等会儿一同用些。”

她等会儿想着说说回娘家探探亲的事儿,也不知夫君有没有空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