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141节(2 / 3)

想起几个月前中原发生的那场叛乱,那时候圣上吐血晕厥,真是天都要塌了,多亏了子玉……

嗯,不知为何,宋皇后忽觉芳心剧烈跳了跳,分明又是想起那天的难言之秘。

也许是冬日有些寒冷之故,丽人粉唇微抿,攥紧了手里的手帕,只觉娇躯随之有着几许轻微颤栗。

端容贵妃则是继续眺望着城门楼上下,清冷目光落那步行押送着女真俘虏的蟒服少年,美眸中见着几许欣然之色。

咸宁与子玉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永宁侯押着女真俘虏过得前门了。”内监喊着,隆治帝领着冯太后以及宫妃转过来,隔着城墙看向队伍严整,渐渐进入太庙场的贾珩以及女真俘虏一行。

此刻,女真俘虏锦衣府卫和内卫的押送下,来到前殿的汉白玉场之上。

按着陈汉典制,每当岁末、登基、大婚、凯旋、献俘等大典,皇帝、王公都要到太庙祭祀。

一步步来到前殿之前,那里供奉着陈汉的列祖列宗,而左右配殿则是开国之时的忠孝贤良祠。

蟒服少年按着腰间的天子剑,率领锦衣府和内厂的厂卫,押着女真俘虏来到殿前。

此刻,崇平帝已经领着文武百官进入前殿之中。

早已有礼部的礼官点好殿前大鼎中插着婴儿手臂粗细的香,火星闪烁间,燃起鸟鸟青烟。

而礼部侍郎姚舆以及礼部的官员、都察院的科道御史,钦天监的官员,分列站廊檐之下。

礼部侍郎姚舆拿起准备好了祭文,正是那篇徐开所上的祭表,此外,另由翰林院书就一篇给陈汉列祖列宗的祭文。

后一篇主要是叙说辽东之战的本末情由,以及如今获得大胜的意义。

“跪!”

随着礼部官员的声音,女真俘虏大汉君臣的见证下,“噗通通……”相继跪将下来,朝着陈汉的列祖列宗叩拜,而后这才府卫的押送下,相继离去。

而崇平帝这才带着文武百官祭拜着前殿的陈汉列祖列宗,一片肃穆气氛中向着陈汉太祖、太宗上香祭拜。

一场堪称繁复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典礼下来,太庙献俘渐渐落下帷幕,而后已近申牌时分,天色昏沉沉的,抬眸看去,就见一片片鹅毛般的雪花飘荡下来。

而隆治帝则观摩完献俘以后,未等祭拜陈汉列祖列宗,就已冯太后以及宫妃的相陪下回返宫中。

多少有些颜面对列祖列宗。

崇平帝此刻领着文武百官出了太庙,站场中,抬头看着鹅毛大雪,对着一旁的杨国昌、韩癀等官员,感慨说道:“诸卿,天象有感,瑞雪兆丰年啊。”

众臣纷纷附和说着吉祥话。

不过,这般大雪肯定可以缓解关中大地的旱情。

“陛下。”戴权与几个内监打着伞盖,为崇平帝遮蔽起头顶的满天风雪。

第872章 咸宁:先生真是好气魄!

太庙

灰蒙蒙的苍穹之上,一朵朵洁白雪花如鹅毛一般飘落下来,纷纷扬扬,洒落屋檐琉璃瓦上,天地之间银装素裹,青檐红墙周围一棵棵秀立挺拔的松柏树,凄风苦雨中随风摇曳不停。

此刻满天风雪之中,少年身披一袭玄色披风,内着黑红蟒服,风雨中傲然屹立,如松柏般秀丽挺拔,丰神如玉。

鹅毛大雪一片片落那披风之上,不大一会儿肩上就见着薄薄一层雪花。

咸宁公主春山黛眉之下的清眸,凝将起来,看向那冷峻、削立的侧脸,眸光一时就有几分出神,芳心涌起一股说不出来的欣然。

既然是天潢贵胃,见惯了长相好看的男人,自然也是颜控。

咸宁公主心头不由生出一股感念,将撑着的一把雨伞凑将过去,柔声说道:“先生,伞。”

小郡主:”

表姐是不是忘了她还伞下呢?

贾珩看向咸宁公主清丽眉眼,轻声说道:“你们撑着罢,我没事儿。”

崇平帝这边儿对着雪花感慨而罢,目光忍不住看向那蟒服少年,正瞧着与自家女儿叙话的一幕。

暗道,真是举桉齐眉的两小口。

当初,因为子玉已有家室,容妃还反对来着,事实证明,他挑中的这个女婿,实可谓大汉开国以来再也没有的能臣良将。

或许正如杨国昌所言,这是气运孕育的卫霍,来助他中兴大汉。

其实,崇平帝所想倒也不夸张,如贾珩这般能征善战的的确是大汉建国以来数得着的名将。

开国之时或许有一些年轻人从龙之功封侯,但那时候是什么环境?

李婵月按了按腰间的绣春刀,凝眸看向少年,原本瞩视的眸光略有几许暗然,暗道,小贾先生和表姐真是登对,她倒像是多余的了。

崇平帝凝眸看向那少年,心头微顿了下,沉声道:“子玉,女真使者伪郡王硕讬以及叛臣张尚,已被朕羁押驿馆,子玉以为当如何处置?”

这个时代,一般而言有着不斩使者的国交惯例,但正如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