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1o3节(2 / 3)

京里的官员、国子监的监生都在议着与女真和议的事儿,说什么的都有。”

杨国昌道:“小儿到了哪儿了?”

杨思弘道:“河南那边儿传来的消息,这两天已到开封地界。父亲,邸报上说,前两天船到了开封,河南巡抚忠靖侯史鼎招待其人。”

杨国昌目中冷色涌动,冷低声道:“贾家和史家为姻亲之家,老夫就说这小儿是在培植羽翼,奈何天子不察不问。”

天子一时湖涂,这小儿如果不再压一压,等到三四十岁时,将来成了权臣,祸乱朝纲,那还了得?

杨思弘道:“父亲,听说永宁伯在河南推广番薯,百姓多赖其丰收之德,民间交口而赞,人望渐成。”

河南布政使彭晔曾是齐党大将,此刻钉在河南,可以说将河南的一举一动都密切监视,如今番薯大获丰收,贾珩在河南百姓心中可谓人望广布。

“番薯。”杨国昌喃喃几句,眉头皱成川字,默然片刻,说道:“小儿现在押着女真亲王回京,气焰更甚几分,这些更不好多言,况以小儿秉性,多半要向圣上进谗言,破坏和议的大好局面。”

杨思弘道:“父亲,最近颜宏、岑惟山都在提出趁机和议,以为休养生息,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杨国昌冷笑一声,说道:“他们现在觉察到那小儿的锋芒了,但他们仍想浑水摸鱼,想着扳倒老夫,老夫纵遂了他们的意,又能如何?”

说着,道:“如非他们以一己之私对小儿一避再避,养虎遗患,如何会有今日小儿尾大不掉,跋扈难制?”

等他罢相,那时候,什么三党秉政都成镜花岁月,只有贾党窃国!

韩癀、赵默等人现在还看不清,如今还在等着他冲锋陷阵,他们在后面捡现成的。

说着,扶着太师椅两侧的枣红色扶手,离座起身,踱步来到窗前,看向西边天际上空翻滚不停的乌云,似要向远处蜿蜒起伏的屋嵴压下,心头涌起一股凝重。

默然片刻,沉声说道:“南省楚王遇刺,逆党横行,原想着能羁绊小儿一程,让女真亲王解送京师,促成和议,奈何这小儿向来奸狡,即刻返京。”

如果长期离天子太远,远离权力中枢,时间一长,也会如前四川总督高仲平一样,渐渐澹出中枢视野。

杨思弘提议说道:“父亲,浙党既看不惯那永宁伯,父亲能否联手浙党,逼永宁伯缴了锦衣之权?他既为军机大臣、京营节度,在掌着锦衣是否有些不合适?先前又出了楚王遇刺一事。”

杨国昌道:“此事可以一试,关要还是看此次议和,现在我大汉的满朝文武都在等一黄口小儿。”

就在父子二人议论之时,一个老仆来报,国子监祭酒刘瑜中前来拜访。

杨国昌吩咐道:“你去代为父迎迎。”

杨思弘拱手一礼,然后去了,不大一会儿,国子监祭酒刘瑜中随着杨思弘进入书房。

第850章 谁再言和,谁就是国之奸贼,天下共击之!

鸿胪寺承建的驿馆之中,廊柱前后都是大汉的兵丁持矛而立,不时有呵着热气的兵丁往来游弋,而在二层西厢的房间中,灯火亮起,彤彤如火。

女真此行的使者,张尚以及硕讬坐在炕几上,正在用着晚饭。

硕讬四十出头,这位原本在平行时空因为与儿子拥立多尔衮被代善捆缚处死,但此刻却是代表着女真与汉廷和谈的使臣。

硕讬一边拿着竹签剔着牙,一边笑着说道:“别说,这汉人的厨子的手艺就是不错,比在盛京的就是一个地道儿。”

张尚说道:“王爷,汉人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如是那淮扬菜更是少有的美味佳肴。”

硕讬压低了声音,说道:“等到我们入主中原时,我非要在府中养上十来个淮扬的厨子。”

“王爷,汉廷的官员最近已经吵起来了。”张尚忽而说道。

硕讬目光闪了闪,说道:“范先生先前不是说,这些汉官就是这样,只要一听有和谈机会,就开始心存幻想,现在果然乱成一团。”

张尚听着硕讬说着,道:“王爷,但永宁伯贾珩听说已至洛阳,将要返京,此人不好对付。”

硕讬目中寒芒闪烁,沉声道:“就是他生擒了王叔,这人诚是我女真心腹大患。”

张尚道:“王爷不必着急,等到汉廷朝争一起,这永宁伯也就被架到了火上烤,他一个武将站在了文臣的对立面,将来纵然一时压过,只要战事不利,这些人就会为了验证自己的正确。”

硕讬笑了笑说道:“还是你们这些汉人有法子。”

“王爷,这都是青史有载的旧例。”张尚笑了笑道。

……

……

开封,巡抚衙门后院

厅堂之中,忠靖侯史鼎正在与夫人周氏招待着贾珩以及一同前来的湘云。

史鼎看向不远处的少年,目中有着几许热切,低声说道:“子玉,番薯在河南大获丰收,记得上次与子玉相见之时,河南衙门公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