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o14节(1 / 3)

沉氏只得解释了一番,在少女晶莹剔透的目光中,轻声说道:“是那些河南官员,你四叔叔不就在河南开封府,他应该也跟着推广了那番薯,上次书信不是说着。”

宋妍轻声道:“那番薯吃着挺香甜的,怪不得皇姑父那般高兴。”

沉氏笑道:“此物好吃倒在其次,关键是一亩产的多,老百姓只要种着一亩,就不会饿肚子了。”

说着,搂着自家的女儿到自己怀里,道:“妍儿,本来是今天进宫想让你姑姑给你找个好婆家的,不想碰到了这个事儿,倒也不好说了。”

方才那位至尊一直提着番薯的事儿,席间大家都在议论此事,她也不好主动提及此事了。

“娘亲。”听到提及自己的亲事,宋妍那张肖似宋皇后的韶颜,玉颊染粉,将螓首靠在沉氏的怀中,软声道:“我还小,还想多伺候您两年呢。”

沉氏轻轻叹了一口气,柔声道:“为娘原也不是急着,可以给你慢慢寻着佳婿。”

妍儿年岁也到了许人的时候,夫君的意思是许给梁王,只是看皇后的意思还有些疑虑,倒也不知何故。

宋妍柳眉之下,莹润如水的明眸眨了眨,轻声问道:“姑父好像很信重珩大哥?”

“你以后要唤表姐夫的。”沉氏点了点自家女儿的额头,笑着说道。

“嗯。”宋妍轻声说道,晶然明眸中现出思索。

沉氏柔声道:“你珩大哥是国之柱石,他前前后后立了不少功劳,你姑父自是信重他一些的。”

甚至比起她宋家这等外戚都要信重……

而另外一边儿,当内阁阁臣以及在京六部官员收到番薯大获丰收的消息以后,同样惊骇莫名。

如果不是由大明宫内相戴权亲口说出,几乎不能相信,而随着时间过去,整个神京城中也渐渐陷入惊喜中。

亩产数十石,这可真是天赐神物以大汉了。

杨宅

后院花厅之中,立柜前的太师椅上,杨国昌摘了官帽,身穿朝服,面色阴沉,浑身颓然地坐在太师椅上,全身毫无生气。

亩产几十石的番薯……

大汉有了这等高产作物,就再也不用惧着北方的旱情,可这为何偏偏是那贾珩小儿发现而出

其实,但凡有识之士都能看出亩产几十石的番薯,对大汉社稷国祚的影响。

见自家父亲一脸衰败,杨思弘面色迟疑了下,开口说道:“父亲,宫里的还给了庞大人一车番薯。”

方才见到庞大人惨白的脸色,此刻仍是心有余季,庞大人似乎是被吓着了。

杨国昌闻言,苍老的身躯微微一震,睁开阖起的眼眸,勐地从太师椅上起来,忽而叹道:“圣上这是想要罢免为父了。”

此言一出,杨思弘脸色倏变,惊声道:“父亲!”

这是怎么回事儿,番薯而已,何至于此?

杨国昌目光咄咄,道:“倒也没什么可惧的,贾珩小儿自出仕以来,圣上对其愈发宠信,以致言听计从,事事顺依,如今小儿在两淮以酷吏手段勒索商贾财货,使府库充盈,又整顿盐法,现在又有了这番薯,只怕更加炙手可热。”

毕竟在朝堂中摸爬滚打了许久,已经意识到崇平帝的厌弃之心,只是心有不甘。

杨思弘闻言,目中流露出不甘的厉芒,低声道:“父亲怎么办?”

杨国昌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为父离临沂也快三十年了,致仕归乡也是早晚的事儿,不过在此之前,为父要阻止贾珩小儿的祸国乱政,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

贾珩小儿大奸似忠,犹如操莽之流,不得不防。

杨思弘闻言,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就担心父亲已生了辞官之念。

韩宅,后院轩室之中,韩癀与颜宏隔着一方棋坪对坐,一旁的茶盅热气升腾,但一时间寂静难言。

颜宏看向对面的儒雅中年,说道:“兄长,那番薯……”

韩癀面色现出震惊,轻声说道:“番薯,亩产五十余石,实在匪夷所思。”

颜宏面色微顿,说道:“经此一事,只怕圣上更为倚重贾子玉,不仅在兵事,政事也要委大权于贾子玉。”

韩癀点了点头,忽而面色幽幽说道:“齐党势不能久了。”

但贾党这股势力在朝堂中却隐隐现出端倪。

颜宏面色微变,惊声说道:“兄长此言何意?”

韩癀目光幽幽闪,低声说道:“两淮盐法新制大获功成,永宁伯已显理财之能,现在番薯果如其言,亩产数十石,圣卷更为优握,而户部所管者,无非钱粮,这二字之上,杨阁老尽数折戟,去位不远矣。”

杨国昌已是冢中枯骨,不足为虑!他接下来需要思量下一步浙党的打算。

杨国昌去位以后,内阁之中他有赵伯简以为呼应,于朝政的话语权大增,但以天子的性情,真的乐见于此吗?

颜宏听着韩癀之言,心头震惊莫名,目光一亮,说道:“兄长所言有理,番薯一出,齐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