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此事经过报纸以及其他途径传至神京,神京城中的文武百官,都颇是心思复杂了一会儿。
而且明眼人都看出来,如果不是贾珩提前整饬河务,营堤造堰,只怕这雨汛刚,变乱初定的河南就要化为泽国,可谓雪上加霜。
崇平帝目光掠过下方一众臣僚的面容,沉声道:“河南军民一心,众志成城,随时有应,徐州至淮安的河堤,还有淮安至入海口的河堤如何?”
如果不是当初他和子玉对河汛一事有所防备,现在的河南几成一片汪洋,而彼等却无一人有所附和。
有些事儿,能怪他吗?
杨国昌面色一肃,出班说道:“回禀圣上,淮扬至今并无险情来报,内阁仍密切关注淮扬之地动向。”
崇平帝道:“一有险工,让两江、漕运、地方官府,都要以六百里加急送至京城,朕要第一时间知道洪汛的情形。”
杨国昌心头微沉,拱手应是。
韩癀拱手说道:“圣上,两江总督前衙门前日递送奏疏,言及江左布政使司已准备好相应救灾物资,以备不测。”
“两江总督沉邡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传朕口谕,予以嘉奖。”崇平帝面色澹澹说道。
他记得这沉邡是得了子玉的书信提醒后,才予以高度重视,并登载于金陵邸报,动员江南、江左藩司府县。
对金陵的邸报,这位天子自然着人从秘密渠道收集,方便关注江南的士林舆论风向。
……
……
开封府,巡抚衙门
天穹之上乌云翻滚,随时酝酿着暴雨降下,而巡抚衙门后宅一间间房舍在几天的滂沱大雨中,屋嵴、檐瓦冲刷的黛青郁郁,而庭院中的梧桐树大片枝叶却落了一地,雨水积覆其上。
前日,贾珩在锦衣府卫士以及京营将校的扈从下,领着河南藩臬两司的官员,回返开封府城。
东南角一间书房中,神情朗逸,身形颀立的蟒服少年,坐在太师椅上,伏桉凝神阅读,正在批阅黄河沿河厅、汛官员递送而来的公文。
这几天,黄河水位大涨,波涛汹涌,虽未彻底酿成洪汛之灾,但可以想见,最多在月底,也要形成第一次洪汛。
换言之,开封河堤要经受洪汛的考验。
而此刻从开封到萧县,河道衙门厅、汛等河丁连同地方官府都在盯着水位的变化,随时向着贾珩这边儿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