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639节(2 / 3)

,心底幽幽叹了一口气。

贾珩拱手道:“圣上,事不宜迟,臣这就领旨前往京营调兵遣将。”

崇平帝也不再挽留,叮嘱道:“去罢,另外到前殿,让几位内阁阁臣还有施杰、许庐都到大明宫内书房等候!”

说到最后,声音已有一丝冷意。

最近这段时间,科道言官乌烟瘴气,通政司递送的奏疏都要快堆成小山,还有军机处,无能之辈滥竽充数,误国误民,纵是为国事计,也需得严加整饬。

否则,河南之事还会重现!

贾珩连忙应了一声,转头看向咸宁公主,温声道:“那殿下先去后宫收拾和两位娘娘告别,等会儿再到京营汇合。”

咸宁公主柔声道:“先生先行,我随后就到。”

贾珩若有若无地看了一眼晋阳长公主,与丽人交换了个眼色,然后朝着前殿行去。

此刻,熙和宫前殿,杨国昌、韩癀、赵默等六部一众文武群臣仍是跪着,心思莫名,还沉浸在方才天子吐血晕倒的情境中。

这时,见着那蟒服少年从殿中出来。

许庐连忙问道:“贾子玉,圣上情形如何?”

杨国昌、韩癀、赵默、姚舆、方焕、赵翼等六部大臣都看向那蟒服少年。

贾珩面无表情,澹澹说道:“圣上有旨,几位阁老还有军机大臣到大明宫候着,等待议事。”

“贾子玉,圣上他……”工部尚书赵翼问道。

贾珩道:“圣上已用了一些午饭,几位阁老去面圣吧。”

众人面色微动,对视一眼,心头暗松了一口气。

贾珩说完,瞥了一眼武勋班列的柳芳、石光珠等人,又与自己岳丈秦业以及贾政点了点头,再不多言,径直按剑出了大殿,立身在廊檐下,目之所见,一条红色地毯向着朝阳宫铺去,红毯两旁都是跪在地上的文武朝臣,心头也松了一口气。

正是午后时分,春日阳光幸在并不刺眼,反而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让人生出几分慵懒睡意。

“刘积贤。”贾珩高声唤道。

刘积贤从廊柱后转出,抱拳道:“卑职在。”

“领着锦衣亲卫,随本官前往河南平叛。”贾珩沉声说道。

他这一走,少则一月,多则三月,京中无论锦衣府,还有京营,抑或是五城兵马司,皆得有所布置。

“诺。”刘积贤大声应道。

廊檐下持刀的一队锦衣卫士,在刘积贤的率领下,随着贾珩沿着红毯拾阶而下,向着朝阳宫而去。

此刻,少年身后是一座飞檐勾角、朱红梁柱的宫殿,「熙和宫」匾额上三个金色大字反射着阳光,熠熠生辉。

殿宇轩峻壮丽、巍峨高耸,红毯自丹陛铺到广场,数百名着各青、绿色袍服,头戴黑色乌纱帽的文武百官,皆是跪伏于地,紧紧垂首,为崇平帝祈福祷祝,唯有蟒服少年领着着飞鱼服、配绣春刀的锦衣卫士,在红毯上大步而行。

文武百官自是有感,不由齐齐抬起头来,怔怔看向那蟒服少年,心思复杂。

先前“先斩后奏,便宜行事”的圣旨,经由内监宣读天子口谕,传扬给殿外群臣。

眼前这位不及弱冠的少年,不仅内领锦衣,外掌京营,还要出兵平叛。

都察院的御史,面色更为难看,忽而对上那一道冷冽目光,多数心头生惧,垂下头来。

云南道御史龚延明脸色难看,目光愤恨地看向那蟒袍少年,却见那面色冷峻的少年只是掠过都察院众人,根本看都不看自己一眼。

这……

忿恨暗骂之余,心头生出一股剧烈不安。

如今河南民乱,此人被委以便宜行事之权,权柄炙手可热,而他……

只怕要被赶出都察院,流放外省。

此刻,不仅是龚延明,就连其他御史,也是惴惴不安起来。

先前,崇平帝自承己过,但并不意味着对前段时间的百官弹劾就既往不咎,肯定要有人为此负责,除却牛继宗、柳芳外,还有一众科道言官。

相比整顿几位阁臣,容易造成朝局的失衡,需要妥当安排,而对科道的整饬,就毫无道理可言,贬一批、流一批几乎是正常操作。

“是珩弟。”元春这时候紧紧扶着栏杆,远远而望着这一幕,那张珠圆玉润、丰美白腻的脸蛋,白里透红,愈见妩媚的眉眼间流溢着惊喜。

因为心绪激动,澹黄衣裙下的玉虎项链都为之晃了几晃。

贾母此刻在王夫人和秦可卿的搀扶下,眺望着那地毯上的少年,苍老面容上见着欣喜之色,问道:“大丫头,珩哥儿他这是要去哪儿?”

“方才内监说是领了宫里的圣旨要出京剿寇。”元春与有荣焉地解释说着,只是柔软如水的声音已有几分担忧。

珩弟领兵出去,可外间兵凶战危的……不,他不会有事的。

秦可卿同样拢目而望,微风拂动着丽人云髻上的金色步摇,晃炫出珠辉玉丽般的耀眼光芒,那张娇艳欲滴的脸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