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今晨开封陷落后,离开封府相近的县府也正以六百里急递,向着神京报信。
不过报的不是开封府被围,而是开封陷落!
只是军情急递还在路上,并未到达神京。
这时候,那驿丞脸色微变,听出事情的严重性,吩咐道:“来人,快换上一匹马。”
且不提,驿站报信,却说神京安昌坊,一间客栈中,二楼,兵部报信的两个高岳所部的贼寇,此刻就在厢房,将头上的范阳笠方在一旁的桌上,脱下了鞋,将一双散发着臭气的脚,入得木盆。
身形魁梧,略有些马脸的军服大汉,舒服地泡了个热水脚,笑道:“这神京城,不愧是天子脚下,真是富饶,街上的姑娘比河南那边儿的还要白。”
另外一个高个青年担忧说道:“张大哥,我们在路上耽搁了一些时日,别是耽搁了大哥的事儿。”
“也就耽搁两日,也不打紧,正好拖延的时间也久一些。”那为首的张姓汉子,不在意说着,又郑重叮嘱道:“在外面别说大当家,要唤将军。”
原来,二人得了高岳命令,嫌六百里加急太累,不紧不慢地出了河南后,在张姓汉子的提议下,在商洛嫖宿了一日,等到了神京城,反而没有如邵英臣当初所想,先一步将军报送来。
一定程度上倒是打乱了邵英臣的布置,如果先将捷报送到,朝廷起码要在这种兴奋状态中维持几日,再等其他渠道传来败报,庙堂衮衮诸公就会前后惊疑,再寻人查察,这样一耽搁,就为占据了开封府的叛军,再稍微拖延几日。
“刚才路上听见,朝廷的魏王还在娶亲,也不知那魏王妃长什么模样,如是这辈子能睡上那王妃,死了都值了。”那张姓大汉笑了笑道。
高个儿青年面带忧色道:“张大哥,我们还是赶紧回去罢,这边儿都是朝廷的人。”
“这时候急着回去做什么,在京城,正好看看朝廷的动向。”张姓大汉摆了摆手,嘿然一笑道:“再说,咱们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兵部还发了赏钱,不在这神京城中上几天,见识下关中等地的小娘子,不是白来了一趟?”
他带来的这位兄弟,就是胆小,但在商洛那边儿的青楼,比起他也没少折腾。
那高个青年见此,也不好说什么。
第548章 崇平帝:朕,朕悔不听,悔不听子钰……
熙和宫
崇平帝端坐在金銮椅上,看向眼前的一对新人,此刻正是内阁阁臣以及六部官员开始敬献贺表。
戴权躬身过去,递送过去一份奏疏,喜道:“陛下,河南都司传来捷报,大捷!”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倏然一寂。
原本正要代表礼部上着贺表的礼部左侍郎姚舆,面色怔了下,继而脸上现出喜色。
原本观礼的文武众臣,心头无不大喜过望,而在场的殿中众臣,在安静片刻,都是议论纷纷,兴高采烈。
而在另外一边儿的齐楚二王带领的宗藩,同样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这是,河南官军的捷报!
礼部侍郎姚舆面带喜色,手持象牙玉笏,拱手说道:“陛下,大典之上得捷音千里传来,喜上加喜,这是大吉之兆!”
随着礼部侍郎姚舆的出言,整个殿中一时间附和声四起,此起彼伏。
这样的战报,说不上什么辉煌大胜,但主要是好彩头。
还有比正在国家大典,藩王成亲之时更好的祝贺之礼吗?
杨国昌苍老面容上已是带着澹澹笑意,作为内阁首辅,当先出班,手持笏板,拱手道:“老臣为圣上贺,为魏王贺,为我大汉贺!值此捷音喜来,河南汝宁等地为之一靖,大汉河宴海清,九州升平,此幸赖陛下威加海内,德沐四方所致。”
因是婚礼大典,原就吉辞环绕耳畔,故而如此带有几分“歌功颂德”的言辞,从内阁首辅口中出来,倒少了许多谄媚之态。
杨国昌说着,不仅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右边武勋之列,昂然而立的蟒服少年,心头响起阵阵冷笑:“贾珩小儿,事到临头,还有何话说?”
随着杨国昌开口,刑部侍郎岑维山、大理寺卿王恕、通政使程信也纷纷出班道喜,一时间整个大殿热烈喧闹,气氛渐渐推至高潮。
然后,却还有一部分讥笑、玩味的目光,落在那昂然而立的少年身上,不仅仅是文臣武勋,还有宗藩如齐王、楚王等人。
此刻,不仅仅是杨国昌想起贾珩所料不中,殿中众人同样无不生出一股观感。
贾子玉大言恫吓,才具不足,难堪军机!
齐王轻笑一声,戏谑道:“这下,有些人成为彻头彻尾的笑柄咯。”
此话声音不低,自是为周围的藩王所听到,多是面色古怪。
楚王面色顿了顿,并未附和,不管如何,只是一次预判错误而已,贾子玉仍掌京营,依然为父皇信任。
内阁阁臣之列,韩癀、赵默两位阁臣飞快交换一个眼色,心头皆是涌起一股复杂之感。
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