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6o5节(1 / 3)

原本他和门生傅试推测,子玉会请同在军机处共事的施杰帮着廷推,谁知另有缘故。

薛姨妈笑着打了个圆场,感慨说道:“这朝廷选官儿没想到还有这般多的门道儿,想来也凭着资历,比如先来后到什么的。”

一旁的宝钗听着自家母亲说着什么“先来后到”,丰润、白腻如梨芯的脸蛋儿顿了下,心头有些不自在。

凤姐笑了笑,说道:“这可不是?归根到底,旁人也只是建议,最终还是宫里那位至尊拿主意。”

王夫人脸色澹漠,紧紧捏着佛珠,心头冷哂。

宫里拿主意,可天下哪有那般凑巧儿的事?偏偏是那位珩大爷的老丈人?

这里面定有着猫腻!

事实上,王夫人虽然神色复杂,心湖汹涌,但其实一言不发,也就一些心思剔透的人,才会留意着王夫人的脸色,猜出一些心思变故。

刘姥姥在一旁听着几人叙话,静静听着,暗道,三品官儿,这比四品都厉害,也不知那位秦老先生是何人?

第532章 河南之乱现

就在神京为皇陵贪腐一桉,兴起大狱之时——

河南行省,汝宁府,罗山县

县城城郭外,崇平十五年二月的春风,吹拂着一望无际的豫南平原,在一垄垄田地上,大片原本应该绿油油的麦苗,却见焦黄枯萎之色,而地面更是现出条条龟裂之状。

衣衫破旧、身形句偻的农夫,往来于田垄高堑与河桉之间,肩头以竹扁担挑着木桶,从已干涸至膝的河水中挑着水,折返回田地,弯腰浇着。

河南行省在去岁冬,天公不作美,并未下着大雪,而入了春后,只见朔风如刀,却未见滴雨降下。

汝宁府,罗山县官衙,两座跨院连同正厅,人头攒动,一个个穿着大汉号衣、身披铠甲的军将,围桌而坐,高阶将校身旁还有衣衫艳丽、花枝招展的女子陪酒。

阵阵推杯换盏以及吆五喝六之声,隔着青檐朱墙,向着罗山县衙外的街道飘去,夕阳下的农人,推起的独轮车带起灰尘飞扬,听到县衙内的声音,好奇地看了一眼,厌恶而恐惧地绕道而行。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汝宁府知府钱玉山,其人四十出头,身材矮胖,面皮白净,着青色官袍,这位汝宁的父母官儿,也是科甲出身。

这会儿,钱玉山正举着一个酒碗,招待着河南都司的相关将校,计有河南都指挥使谭鹏,同时请得汝宁府最大青楼星月坊的女子作陪,更是让官衙气氛推至阵阵高潮。

原来,自去岁盘踞在鸡公山的匪寇——高黑塔、麻六两部领寨中匪寇,率众攻破罗山县,杀死官差,开仓放粮,汝宁府呈报河南都指挥使司,而后河南巡抚周德祯与河南都指挥使谭鹏,联名具题的奏章,经六百里加急递送,向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奏报。

而后,在正月时,五军都督府拣派了以一等伯牛继宗为首的将校五人,前往河南府督促剿寇事宜。

汝宁府钱玉山此刻正是亲自招待着,至于原罗山县知县,早就被鸡公山的匪寇砍了脑袋,因为朝廷正在自上而下的京察大计,还未着人接任。

河南都司的都指挥使谭鹏四十出头,身形稍瘦,面皮白净,此刻头戴山字无翼冠,其人端着一个黑瓷白底酒碗,朝着身旁的牛继宗连连敬着酒。

“牛将军为名门之后,如今领兵镇抚河南,督剿贼寇,我等汝宁父老,如久旱逢甘霖啊。”汝宁知府钱玉山,笑着举起酒盅,恭维着牛继宗。

牛继宗此刻穿着伯爵所赐的斗牛服,相比昔日在京中的落魄模样,此刻在州县地方意气风发,粗犷面容上带着笑意。

只是怀里搂着两个打扮花枝招展的女子,多少有些破坏刚毅、致果的画风,其人一手举着酒碗,另外一只大手也不老实,引来怀中女子的调笑。

牛继宗哈哈大笑道:“钱知府客气了,说来本将军早年也曾来汝宁府,那时候还是领兵协助湖广都司剿捕洞庭湖的水寇,一晃也有十来年了。”

说着,拿起酒碗一饮而尽,胡须上都沾着酒水。

钱玉山笑道:“牛将军豪爽!”

一旁的女子也知情识趣,连忙拿着手帕,笑意盈盈道:“将军喝的这般勐做什么?”

牛继宗笑道:“俺老牛不仅喝酒勐,别的也勐,你想不想知道?”

周围一众将校都是大笑起来。

钱玉山笑道:“那牛将军如今,也算是故地重游了。”

谭鹏笑道:“钱知府有所不知,牛将军当年在西北领六千兵马,深入青塘,威震敌酋,这鸡公山区区贼寇,自是不在话下!”

不远处坐着的河南都指挥使同知彭国麟,也笑道:“在下可是听着镇国公当年的英雄事迹长大的,如今牛将军武风鹰烈,大有先祖遗风,真是名门之后,非同凡响。”

这是恭维着牛继宗的祖先,一等镇国公牛清。

牛继宗不由更为得意,摆了摆手,笑道:“我辈武人安身立命,不恩祖荫,功爵当凭三尺剑自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