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门亲事,珩哥儿认识的贵人,又岂止一个楚王,前日不是还让大丫头往长公主府上去了。”
最后一句话的潜台词是,珩哥儿没有坏心,否则,怎么将大丫头送到公主府为才人赞善,平日里也百般维护,亲自接了回来?
凤姐笑道:“太太放心,珩兄弟是个上心的,前日姨妈家的生意,不也是受着忠顺王府的刁难,还不是求了皇后娘娘的恩典,哪次珩兄弟让人失望过?”薛姨妈笑道:“当时可把我急坏了,就担心着蟠儿老子传下来的营生丢了,可还是珩哥儿一句话的事儿,咱们这些妇人,觉得天大的事儿,人家爷们儿一句话就给办好了,姐姐就放心好了,珩哥儿也不能委屈了大丫头。”
王夫人闻听这番宽慰之语,抬眸看了一眼贾珩,心头有些不是滋味。
她如何不知,这人哪怕是为了面子好看,也不会让她家大丫头的婚事太差。
但还有什么人家能比宫妃、还有王妃更尊贵的?
贾珩这时,也缓和了语气,说道:“太太放心就是,大姐姐为族里付出这般多,我是不会亏待她的。”
元春:“……”
什么叫不会亏待她?还有姨妈的话,不能委屈了她?
这都是什么话,为何怪怪的。
藏在衣裙之中嫩润如笋的手指,铰了铰绢帕,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她梦里……被珩弟欺负过的缘故,总觉得听着这话,浑身不自在。
众人倒不觉有异,都轻笑了起来,终于在一番你一言我一语的暖场中,荣庆堂的气氛走向开始向轻快的方向而去。
贾母笑道:“珩哥儿,有你这句话就行了,你大姐姐,我可托付你了,她若是婚事不好,我断是不依的。”
她自是信这话,以珩哥儿的能为,给大丫头找个富贵体面的好人家,并不是什么难事?
贾珩点了点头,道:“老太太放心,大姐姐的亲事,落在我身上就是了。”
然而这话,落在元春耳中,却是想起那梦中拜堂成亲,洞房花烛的一幕幕,不由心跳加剧,脸颊微红,螓首低垂,也不知想着什么。
不过众人只当是女儿家的羞涩,无人知其心头所想。
薛姨妈在一旁听得目带艳羡,心思泛起嘀咕。
先前的想法愈发强烈了几分。
“宝丫头又不姓贾,可不用顾忌着什么京营、五城兵马司的,如是给那最近将要开府出宫的魏王做个侧妃,也没什么妨碍吧,反正我家也不担心什么凶险。”
这念头一起,就深深扎了根,根深蒂固起来。
主要是一旦生个一儿半女,就是郡王、郡主,她也能有个郡王外孙,郡主外孙女?
蟠儿岂不是郡王舅舅?
薛姨妈眸光转动,看着那不怒自威的少年,就打算寻个机会向贾珩“问计”。
至于宝玉,嗯,若这件事儿没有眉目,再说金玉良缘之事罢。
想着,看了一眼正是痴痴呆呆,不知想什么的宝玉。
比起原著之中,薛家三口上京,在小选失败后就大造着“金玉良缘”的谣言,如今的荣国府,还未起得这番说法。
第370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荣庆堂
随着贾珩声音清朗,作保证之语,荣府内部达成了一致,元春不再许配于楚王,贾珩沉吟片刻,说道:“老太太,此事先这样罢。”
贾母笑了笑道:“这说着说着,也快近晌了。”
而在这时,却从外间挑开棉布帘子,进来一个婆子,气喘吁吁说道:“老太太,锦衣府的人上门,抓捕了南社村的乌进敬,说是牵涉一桩案子……”
锦衣府?
天子亲军?
荣庆堂中骤闻此事,先是齐齐一惊,但旋即心思微动,均是看向贾珩。
凤姐道:“大过年的,这些不长眼的番子,这锦衣府的堂官儿就在这住着,你去问问,为何抓了乌庄头?”
这话自是讨巧、凑趣。
贾珩道:“凤嫂子,是我吩咐人抓的,之前吩咐了家丁传话,府上没有收到?”
他记得离府往晋阳长公主那里之前,就吩咐了焦大,派小厮往宁府传话,难道他没有去?
林之孝正好进来,闻听此言,禀告道:“大爷派人说了,倒没说缘故,只说先让我们乌家庄头带来的庄客稳住在院子中。”
贾珩闻言,猜测是焦大不信荣府的一些人,担心走漏了风声,并未告知实情。
贾母却听得面色诧异,问道:“珩哥儿,这是怎么一回事儿?怎么派锦衣卫拿了乌庄头?”
贾珩道:“此事正要和老太太说,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与其弟乌进敬,这些年通过虚报灾事、串通商贾,欺上瞒下,侵占庄子产出,骗得东西两府折卖了庄子,然后乌家兄弟使着远房亲戚代管庄子,再加上乌进孝兄弟仗着庄头的身份而,往日肆意侵吞庄子产出,贪墨了我贾家不少财货。”
说着,将手中来自锦衣府笺纸递给了贾母。
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