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方星朝堂之上接受众多臣子朝拜之
际。
宫中。
“大人饶命,饶命啊……”
几个太监被拖出去,活活打死。
赵虎却是眉头都不皱一下:“这宫廷之中,是该好好清理一番,竟然敢外传消息……真是不像话!”
“报,‘清河殿’已经扫平……”
一名太子府卫快步走来:“英国公已经接旨前往禁军大营……”
“善,我等为太子府卫,如今至少要将宫廷防卫掌握在手……”
赵虎心中有些火热。
他原本只是太子府队正正九品而已。
如今看来,哪怕正三品的大将军都做得,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老英国公在军中影响颇大,虽然先皇几次清理都难以彻底根除,如今请出新任英国公,借助勋贵之力,至少可以保证军队不乱……’
军队不乱,就不会有大乱子。
至于什么宫变、玄武门什么的,都被方星暗中布置、联络、预先消弭……
总而言之,就是没有给对手丝毫机会,将
危险都掐灭在了萌芽状态。
如今清理宫中内线,同样是断绝内外联系。
哪怕那位贵妃有多少后手,如今宫权失去,就失灵大半,再将其跟泰王隔开,就没有丝毫用处了。
在外人看来,政变竟然没有军队交战,十分无趣。
但实际上,若真的动了刀兵,那才是折损大乾元气,让天下生灵涂炭。
第664章 三年
时光飞逝。
转眼间,便是隆昌三年。
皇帝办公场所,勤政殿内。
“启禀陛下,如今民间米价、布价……”
新提拔的太监总管张公公低眉顺眼,望着一名面相普通的中年人跪在地上,正在跟御桌之后的皇帝禀告。
隆昌帝上位以来一直萧规曹随,朝廷平静,如同一汪死水。
而就是在这样的一潭死水当中,三年过去,群臣乃至天下,都渐渐接受了新皇帝在位的事实。
这其实很不容易,代表皇帝权威巩固。
不过,要说新皇帝一点事情也没做,倒也不尽然,比如提拔赵虎进入了御林军。
比如,在绣衣卫之后,又设立了‘不良人’,命绣衣卫主要负责纠查百官,而将市井、民间打听、刺探情报的消息给了不良人。
如今跪着的,就是不良人统领--不良帅。
作为同行,互相之间自然十分看不顺眼。
“好了……”
方星批完一份奏章,略有些疲倦,又看向那边。
张公公:“后宫中又出了何事?”
听到这里,不良帅立即叩首:“臣告退!”
张公公望着不良帅的背影,十分惋惜。
这位新晋不良帅心思深沉,偏偏表面看起来是个普普通通、浓眉大眼的憨厚之辈,又知进退,十分不好对付啊。
“启禀陛下,宫中玉太妃三日前去了朝天观烧香……近日康王就欲上折,请玉太妃出宫,母子团聚。”
张公公道。
这玉太妃,乃是康王生母。
方星登基之后,康王一向恭敬,并且大乾并没有亲王就藩的传统。
在方星看来,亲王就藩,其实就是默许王爷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以此交换朝廷稳定。
相当于出卖地方百姓利益,十分不划算。
藩王留京当然有隐患,但对他而言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具身体有内力保养,又是取天下以供养一人,无病无灾地活到百岁并没有什么问题。
更不可能出现什么意外,这就能放许多心。
“康王自朕登基之后一向恭顺,罢了……若有请,便允了吧。”
方星摆摆手。
倒是泰王、还有他生母淑太妃,当年其实有点不安分还疑似暗自追查先帝之死,大概率想搞事。
方星反手就给收拾了首先就是淑太妃跟其他妃子一样,都是太妃,位份降低不少,之前当贵妃之时得罪多少人,都不必方星动手,便墙倒众人推了。
再加上太子妃升为皇后之后,已经正式获得后宫大权,一朝天子一朝臣,之前贵妃的势力自然在迅速消退,如今根本不成气候。
并且,泰王若是上折,申请接母亲出宫奉养之类,他肯定不会答应。
‘这亲王生母……怎么有点人质的味道?’
‘这古代政治,似乎处处都藏着小学问……’
‘奈何,不关我事……我只是来刷先天灵宝的。’
方星看向张公公:“还有何事?”
“陛下……”
张公公脸上渗出冷汗,将一本册子递了上去。
方星打开一看先是一怔,旋即就笑了:“本次秀女之中,当真藏龙卧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