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o5章(1 / 2)

秦央细细思量,回想那青年的年纪,不甚确定道:“他的……孩子?”

血脉亲子,的确值得他们如此坚定地去维护,为此不惜付出性命。

陶宁则提出另一个猜想:“或许是同族兄弟,谢白衣为长,他为幼,几年之后长成……”

秦央冷了语气,双眸微眯:“那就又能卷土重来了。”

前朝谢氏余孽酝酿了那么久,不可能在还有希望的情况下因为一人身死而放弃,现在还有了杀身之仇,不得不报。

即便那位少主有息事宁人之心,但看手下这些人的狂热程度,恐怕不会同意。

秦央沉声道:“如若如此,决不能姑息。”

回云京的路上快马加鞭也要一天一夜,照着来时的形成,回去需要两天。

当晚,众人下榻就近驿馆。

被一群侍女围着,满鼻子香粉味的识青终于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余光看见一道熟悉的人影边活动手脚边走过,赶紧追了上去。

后半程陶宁还是没忍住,在车上睡了一觉,到的时候还是被秦央叫醒的。

记得秦央当时表情,应该是没有被嫌弃。

陶宁回头,扬起了笑容:“识青,一路舟车劳顿,可还辛苦?”

“我还好,也不是觉得很累。”识青疑惑地看了看她侧脸,问,“你的脸上,怎么有胭脂?”

陶宁疑惑:“胭脂?哪有胭脂?”

识青指了指自己的左脸:“就是这,你从哪里沾来的?”

陶宁伸手一摸,指尖果然有一抹红,心想能从哪里来,是从长公主嘴里来的。

随意聊了几句,陶宁上楼前往分配给自己的房间,如今她有功在身,得公主青眼,也因此分到了一个单独的房间。

房里热水已经备好,稍后就会有人送上饭菜。

坐下没多久,就又有人敲响了房门,一侍女送来了一罐药膏,侍女说:“这是公主命奴婢给安姑娘送的玉续膏。”

陶宁接过玉续膏:“谢公主赏。”

侍女抿唇一笑,转身离开了。

车驾出了行宫范围,大理寺和公主府上送药的人也都过来汇合,得向皇帝和公主请罪。

听说皇帝一路累得够呛,只有秦央去见大理寺卿了。

陶宁随手把玉续膏放在桌上,拆开手上纱布,伤口大概好了一半,徐太医那天说的没错,如果没有玉续膏就会留疤。

玉手有瑕,的确让人心生遗憾,陶宁不会拒绝秦央的好意。

然后她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陶宁瞪着桌子上的那一罐玉续膏,又瞪向擦去胭脂红痕的指尖,终于想起哪里不对。

刚刚她大摇大摆从公主车驾上下来,得多少人看见她脸上的胭脂痕。

第130章 被公主捡回家了18

大理寺卿第一次见到陶宁的时候, 还是不敢相信手上拿着的东西都是她查出来的。

看样貌清丽文静,不过二九年华,就查出刺杀真凶了?

怕不是开玩笑吧?

待翻看长公主给他的案情书之后, 大理寺卿便绝口不提先前的质疑, 也不提后悔雨大来不成而错过案情的事。

这事就算交给他,也不一定能在那么短时间内出结果,又是行刺,又是涉及前朝余孽。

虽说他经验老辣, 查过不少案子,可以说是见多识广。

但是一时半会谁能想得到最先的死者就是主谋者, 就算想到了, 也做不到在有限的条件下复原诱香, 复制作案过程。

总之没可能那么快查明真相, 顺藤摸瓜,几乎把那群人翻个底朝天, 擎等着回京收网, 将他们一网打尽。

果真是后生可畏。

回到云京后, 秦央没有违背她当初的承诺,为她请功。

救驾之功在先,足以封侯, 查明真相在后, 功上加功,可谓是一鸣惊人。

当时大理寺的人被拦在行宫外进不去,他们也是事后才能跟皇帝与长公主的仪仗汇合, 这做不得假。

不过反对的声音也不是没有, 言说她不过是行宫宫女,奴婢之身, 免去奴籍已经是恩赐,为何还要请功?

这直接被长公主的心腹反驳,当年安适一案是被构陷,她早就不是奴籍,这谈何恩赐?

还有朝臣说:“为何她能在那么短时间内查明真相?是否跟前朝余孽有所勾结?”

这番论调却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他们不是被差点被老虎咬死的人,崇熙帝回想当日场景,仍心有余悸。

长公主心腹冷笑一声:“大人诸多疑问,质疑陛下,质疑长公主,难不成要人上来跟你辩上一辩?”

反对的朝臣说:“辩就辩,倒要看看这小丫头是如何装神弄鬼,欺上瞒下的。”

他满脸不屑,打定主意要把媚上之徒吓退,以正圣听。

半时辰后,换了一身衣服的陶宁从宫外来到了这闹哄哄的议政殿中,第一反应便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