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干净。
忙活了一天,下午还招待了客人。
个个累的直打瞌睡。
准备简单的洗漱完,就早早的睡了。
孙来娣姐妹俩跟江福宝挤在一屋。
幸好两人都瘦,年纪又小。
不然三个大人睡一张床,只怕挤得屁都炸出来了。
此时的王桃花家,个个挤在厨房里,人人手捧一个碗,等待王桃花给他们夹凉面。
海碗盛的满满。
王桃花家只有六个大人和两个半大小子。
每人都能分到三筷子。
换算成江福宝的小碗。
都有满满一碗了。
“吸溜——”
“哎哟喔,咋这么好吃呢,娘,堂婶子做饭这么好吃吗?我滴个天爷,又酸又甜还有点微微的辣和咸,这得放多少调料啊,糖那么金贵,真是没少搁。
加上精面擀成的面条,里头还有黄瓜丝和菜丝,可真好吃啊,我闻着好像还有香油,这碗面,要是搁镇上的饭庄,起码要卖到二十文一碗,可比汤面好吃多了,天这么热,我刚好没啥胃口呢。”
王桃花的大儿子江左刚吃一口,就赞不绝口。
“确实好吃,也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堂婶可真聪明,什么吃食都能鼓捣出来,怪不得能在镇上开铺子,希望她家的铺子生意越来越好吧。”
徐昭儿也挺着肚子说道。
她已经有孕六个月了。
肚子比起先前怀女儿时,要大上不少。
想了想,又觉得正常。
毕竟上次有孕,刚好赶上地里收成不好,都吃不饱肚子,孩子哪能在肚中长得壮呢,所以女儿生下来,就是胎里弱。
有了一次教训。
这次有孕,她都吃的十分饱。
所以肚子才更大些。
“媳妇,你喜欢吃啊?来,我分点给你,我晚上吃太饱了。”
其实江右也喜欢吃这个凉面。
本身晚上就没吃饱。
这凉面刚好酸酸的,还颇为凉爽,只一口,他就胃口大开了。
可听到媳妇喜欢吃。
他一丝犹豫都没有,就夹了一大筷子到他媳妇的碗中。
剩下的零星几根凉面,一口就没了。
徐昭儿温柔一笑。
先前春种时动了胎气,婆家吓得不轻。
为了平安生下肚中的孩子,从那天起,家里家外的活计公婆不让她干分毫。
每天醒了就躺着,躺累了在院子里或者村口晃晃,闲的不行。
家里的粮食,也是先紧着她吃饱,剩下的家里人才开始分。
她都记在心里。
“多吃点,不够嫂子这里还有。”徐昭儿的大嫂李毛丫也笑着说道。
一家子的和谐程度,比起江福宝家也不差什么了。
唯独江剩子。
他脾气有些爆,可嘴硬心软。
分凉面时,他只要了一筷子。
明明吃时,眼睛骤然一亮,喜欢的不行,却再不肯多吃。
为的就是让家中的孩子和孙子们多吃点。
第159章 赶夜路
另一边的马春霞家,也是差不多的情景。
六个大人,五个孩子,围坐在院子里。
每人都低头吃着凉面。
“奶,这个面真好吃,比镇上卖的油汤面都好吃,你会做不?要是到镇上支个摊子,做来卖,肯定赚钱。”马春霞的大孙子江永平说。
“奶可不会,这是隔壁你金兰奶奶送来的,万一她要卖这个呢,咱可不能当那白眼狼,家里最近日子为什么好过你心里没数啊?要不是卖那些竹筒赚了不少钱,你以为你昨天能吃到肉?”
马春霞没好气的瞪了大孙子一眼。
默默坐在一旁吃凉面的江家大儿媳陈全芬望了婆婆一眼。
便快速的低下了头。
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傍晚从江家村离开的方家马车已经行驶了小半的路程了。
要是搁旁人,肯定不敢走夜路。
可方家带了不少打手,加上走的官道。
自然是不怕的。
赶回长安镇时,城门刚好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