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
诸位大能因为有他这个定落存在,再加上气意互相寻攀,故此刻也是从元空之中寻回了落处,也是如此,诸道之力自然而然往他这边汇聚过来。
而这一次,因为元一天宫这股力量是面向所有元空大能,本来元一天宫那里的修道人因为吃不准自己会不会在随后被清理了出去,再加上此刻随时有可能被迫进入寂黯,故也是不得已将气意攀附上来。
张御对此自不拒绝,不过他不会去完全信任这些人,所以只是让其攀附,而不是让其力量完全融汇进来。
可这样一来,也是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之势。
若说对面元一天宫占据元空近半之数,而他们现在,也是同样拥有此势,且是只多不少。可以说,在此一刻,金庭达成了对元一天宫的对抗。
虽然这股力量对比元一天宫还不够凝实,亦无法久持,可元一天宫也失去了将他们一气消杀的机会。
因为诸位大能皆明道理,对抗成功之后,也是有了经验,若是再来一次,他们自会循此成功经验进行配合,所以元一天宫已经失去了从这个方向上将他们歼灭的可能。
这么长久僵持下去,混沌之气侵蚀,元空必然增变,故是在张御看来,下来斗战方式当会发生转变。
在他先前分析之中,此番与元一天宫之较量,大致可分作三个斗战层次。
最上一层,那就是运用至高之气的高位之战;再下来也就是眼前所经历的,乃是诸道之力汇合之后的对抗;而第三个层次,那就是最为直接的,双方之间的道法的比拼,也是修道人最为熟悉的斗战方式。
而他们正是要设法将元一天宫那五位拖入此战。因为经历前面两种层次的斗战时大部分大能的力量都很难发挥,必须攀附汇合,几乎没有自身发挥的余地。
毕竟金庭比起元一天宫,只是一个较为散碎的组合,不像五位元圣,同出一源不说,从最初蕴生出来之后就在一处,相互之间配合无有罅隙。
这五位道法合一,想从这上面取胜的希望十分渺茫,能得对峙已然不错,所以必须将他们人数众多的优势发挥出来。
他们在前面两回对抗中展现出了对峙之能,如此就可迫使元一天宫从高位之上,从那纯粹的道理较量之上不得已降落下来。
如此战斗层次逐次下降,其实若是第三层次的较量还是无法分出胜负的话,那么就要去到他们之下的下层,也就是去交托给下层生灵去分出胜负了,那么就是下层之战了,此所以道争能为元一天宫所补足道法不足的因由所在了,也是道争的根基来源。
在五位元圣的设想之中,他们与自己气意所寄之身相斗,自然形成平衡,而用下层论胜负,不但避开了元空之中的天道变数,最终道果也可能为自己所得。
然而破开道誓,意味着此等尝试已然失败,也说明此中存有破绽,现在他们又只能回到上层之战上来了。
这回谁能走到最后,便要看这一战之结果了,因为天道变化升腾,看去已是不容许他们再做多次尝试,真正之终道,这回必要在双方之间角逐出来。
五位元圣见张御挡在了前方,诸人力量也是逐渐汇聚过来,知悉此势已是难以为继了。
金庭此前众人合力之势终究是撼动了元一天宫的守御,纵然他们可以通过变转之能,将此力暂时按下,毫无滞碍的进行反击,可若击垮敌人还好,敌人屹立不倒他们再是继续,后力一旦中断,反而又是给对面反击机会。
太初元圣道:「此辈抗拒之心甚艰,当前难以拿下。」
太极元圣则言道:「彼辈既是用人,我当亦可用人,聚力而上,尚有胜机。」
太素元圣道:「此辈一力维系于那清玄上神之身,只需将此人击破,则可全胜。」
太始元圣否道:「此人用法得宜,一时难破,当避其坚锐,击其短弱。」
五位元圣通常意见统一,然而因为张御之故,这回却是出现了不同之见。
太易元圣此时发声道:「此辈早有准备,至坚之处须臾难以破得,既不能以势压之,当分而掠之。」
太易元圣一出声,其余元圣顿时再无不同不之见,皆道:「当如此。」
他们就算意见不一,也绝不会出现争执,只要定下某个方向,便一定会尽己身所能去为,以此确保力量凝合不散。
此刻五人所站玉莲中心,那一枚莲子已然渐渐抽芽,五人这时气意一催,立时引动了当初落下之誓力。
诸多原本属于元一天宫这边的大能顿感此力招引,他们原先是与元一天宫有过誓约的,必须为元一天宫所用,若是他们拒绝,或者选择对抗,就有一定可能会被排除驱入寂黯。
这样的话,不管他们是不是站到元一天宫这一边,必然是无法再攀附上金庭方才营造出的聚合之力了。
此辈纵然不愿,为得自身考虑,却也只能从中退了出来,原本金庭那股勃然上升之势立时为之一沮。
张御神情不变,此辈与元一天宫之间早有定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