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末的法师 第1o39节(1 / 2)

也不见赵传薪划,一整盒火柴忽然熊熊燃烧。

赵传薪连盒带火柴全都丢在油上,火势果然很高,呼的一声就起来了。

他发动旧神坩埚烙印,并释放了粒子流,在暗里煽风点火。

结果,火势熊熊,诡异的有冲天而起的架势,连带着旁边的日本商铺也给烧了。

赵传薪拍拍手,转身离去,深藏功与名。

汉子被火一燎,听着日本铺子里日本人发出的惨嚎,打了个哆嗦,也不迷糊了,起身就跑。

……

赵传薪向北走,到农-安县城之间,中间地带平原辽阔,土地肥沃,一马平川,想找块石头都费劲。

地多,但不碍事,赵传薪可劲儿的跑。

原本其实这些地方都属于郭尔罗-斯前旗,但跨越柳条边的人太多了,逐渐这些地方就被剥离了出来。

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时设的县。

仅用了不到十分钟,赵传薪就路过了农-安。

太阳西斜,正缓缓向地平线以下沉去,在平原上看起来十分壮观。

赵传薪停下,取出照相机,对着落日拍了一张照片。

至于效果,那便不得而知。

总归留些纪念。

又行了数里,赵传薪看见了一汪湖泊。

他看着湖泊的形状,觉得有些眼熟。

冷不丁想起来,好多年前,曾和朋友来过这里,似乎叫笸箩泡子。因为这个湖的形状,和关外的笸箩很像。

笸箩泡子很大,沿岸都是结穗金黄的水草,夕阳给湖面铺上一层金色,十分耀眼。

据说,这片湿地,对长-春府和周边的气候调节有非常大的作用。

赵传薪并非文人雅士,但一时间也有些看的迷醉。

关外各种景观,远没有南方的秀气,没有西北的雄奇。

关外的山川河流,和这里的人一样,多少有些粗犷。

拿湖中水草的边际线来说,横平竖直连在一起又参差不齐,好像拿刀胡乱砍出来的一样。

记得当年赵传薪过来,还感慨了一句:“这就一大草甸子,啥也不是。”

可换个时间再看,就全然不同。

日本入侵的时候,就看上了这座湖,但最终没得手。

到了二十一世纪,这里都没有被开发,保留了原始面貌。

仔细想了一下,赵传薪觉得这里并非风景有多独特,也不是水鸟多,只是这里的色调,无论秋冬都是暖的,在冬天也特别明亮,阳光下给人一种金光闪闪的感觉。

直到那抹金黄,彻底退却,赵传薪才从迷蒙的状态退出。

之前他黑天是不敢快跑的,但有了恶魔的预见,他有了夜视能力,加上智能陀螺仪的感应,赶夜路疾驰也没太大的风险。

耗时二十多分钟,终于到了郭尔罗-斯王府。

必须说,这座王府选址位置挺独特,首先坐落在江边,即便秋日,远远望去,王府仿佛置身于雾霭当中,也不知道住久了会不会得风湿病。

王府前是平坦的沃野,背靠青山,西边是起伏的丘陵,东边是繁茂的密林。

围墙长达百丈,高至五米多,看起来多少有些巍峨的意思。

赵传薪还想着跳上围墙看看布局,却发现王府周围排满了王府侍卫,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就算没有大门的地方,也要站人。

虽不密集,却首尾相顾。

看起来并不是防备有人攻打,而是防备“跳墙君子”。

赵传薪笑。

前面他多少带着些杀心,游走各地。

可来齐王地盘前,他已经明白不能继续乱杀了。

要是到现在齐王都没收到一点风声,那才真是有鬼。

看见王府侍卫这个站岗的模样,赵传薪甚至猜测齐王已经知道他在长-春府所为,所以才提前做出了准备。

于是大大方方朝王府走去。

果然,王府侍卫见他的甲胄,立即小心翼翼的上前问:“可是赵先生当面?”

“正是。”赵传薪淡淡道。

“王爷已经备好了酒席,等赵先生多时。”

赵传薪捋了捋头发:“前头带路。”

正常来讲,这种朱红涂漆、铁叶镶边、金钉密布、貔貅衔环的大门,平时是不开的。

但赵传薪来了,侍卫特地将大门洞开,迎赵传薪入内。

赵传薪抬头,见门楼飞檐凌空,双龙滚脊,铁马刀铃,面面俱到。

长条青石砌成台阶,两侧石狮雄踞。

正中,一道三丈有余的砖石结构影壁横贯东西。

两个字形容——阔气。

就连那拴马桩,顶部都有猴形的雕饰,雕工还挺细腻的。

侍卫前面带路,同时主动给赵传薪讲解王府布局。

一进院迎宾,后置府兵兵营,东西十一间。

二进院为齐默特色木丕勒的印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