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末的法师 第772节(2 / 2)

过法国部队。

但也正是如此,黑旗军被严重高估了,越南被法国入侵,向清廷求救,清廷觉得刘永福和黑旗军是法国的克星,一方面派遣援越远征军,一方面联系刘永福抵抗法国军队。

然后不出意外的失败了。

刘永福后来被召回国内,历任南澳、石褐总兵将近十载,被招安后屡遭压制,最后黑旗军在不断和法国入侵者战斗拉扯中,让清廷给玩残了。

一批老将死的死,走的走。

在1894年的中日战争时期,清军水陆皆败,湾湾孤危,清廷就让刘永福带着最后残留的黑旗军去湾湾驻守。

这是清廷一石二鸟的计策,一方面将这支“异端”部队消耗殆尽,一方面也为了救湾湾。

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湾湾割弃。

当时的湾湾百姓誓死不肯脱离祖国。

刘永福为湾湾百姓民望所归,带着众将士和百姓保卫国土。

后来日本不断地增兵,湾湾绅民做了大总统印,想要让刘永福上位。但刘永福坚定拒绝,说:“区区此印,无能为力。”

他在湾湾坚持到了最后,日军增兵两万,不断蚕食,在缺兵少粮,人心不稳的情况下,刘永福坚持到了最后一战,终于不敌,落败后逃回了大陆。

刘永福无疑成为了防城百姓的骄傲。

但此时的防城,已经成了鱼龙混杂之地。

孙公武曾派人来这里造反,法国人一直在打这里的主意,繁华的港口迎来了列强各国的间谍……

赵传薪带着徒弟来到防城港,船夫撑篙好奇的看着踩在一块木板上的两人一狗,想不通他们的动力从哪里来。

赵传薪穿着沾着白色盐面的棉袍,带着一顶斗笠,本杰明·戈德伯格和他同一副装扮,两人手抄在袖筒里,除了昂首挺胸腰背拔的笔直外,和那些岸上百姓看起来没什么区别。

赵传薪朝船夫摆摆手:“你好呀,老乡。”

船夫傻傻地看着,并没有回应。

本杰明·戈德伯格说:“师父,他们一点也不像咱们关外人那样热情。”

“擦,说的好像你知道关外人啥样似的。”

可徒弟说的也没错,饶是清末,众多百姓都麻木不仁,可关外百姓在热情方面,多多少少会比南面强一些,这或许是地理位置的原因。

两人靠岸,赵传薪收起了阿拉亚板。

本杰明·戈德伯格指着自己的鞋说:“师父,鞋湿了,真难受。”

赵传薪弹了弹手指头。

本杰明·戈德伯格的两只鞋子发出了好像拉动弓弦般的铮鸣,“嗡”,水汽全消。

本杰明·戈德伯格眨巴眨巴眼:这法术好牛逼的。

两人走在港口,旁边一头水牛正在吃草,放牛娃穿着打着补丁的宽袖短衣,面有菜色,嘴里嚼着一根草棍,低头抬眼好奇打量和他年纪相仿的本杰明·戈德伯格。

本杰明·戈德伯格拿出一块钙奶饼干递了过去:“你好呀。”

放牛娃不但没接,还警惕的往后退了一步。

赵传薪照徒弟后脑勺就一巴掌:“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记住不要胡乱施舍,人家只是穷,不是叫花子。”

“哦……”本杰明·戈德伯格无语。

水牛和放牛娃或许只是本杰明·戈德伯格游历途中一道风景,而他和赵传薪又何尝不仅仅是放牛娃眼中的两个过客而已呢?

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看似很好吃的样子,衰仔,想哄骗老子没门!”等两人走远,放牛娃咽了咽口水骂道。

前方的本杰明·戈德伯格问:“师父,咱们现在去哪?”

“我也不知道。”赵传薪无奈:“待为师找个老乡问问。”

本杰明·戈德伯格:“……”

赵传薪找了个挑着担子裹着头巾的当地人,上前问:“老乡,向你打听个事情,最近朝廷要处置一批乱党,直到在哪么?”

那满脸沟壑的汉子又急又快的咕哝了几句。

赵传薪撇头:“你能听懂不?”

本杰明·戈德伯格摇头:“和粤语有点像,但是听不懂。”

应当是客家话。

赵传薪想了想,说:“朝廷。”

然后伸手作刀状,朝自己的脖子划了划。

那汉子翻了翻白眼,语气激烈的说了几句,然后吐了口唾沫,挑着担子离开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