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19o节(2 / 2)

他俩平时下馆子通常会选择家附近的国营小饭店。

但永安饭店是市里比较有名的回民饭店,跟福泰楼、江南春、三八饭店差不多,都属于大型饭店,菜价不便宜。

她想去永安饭店,主要是想吃一口羊肉。

他们可以在市面上买到猪肉,却极少能吃到牛羊肉。

只有隔壁苏工家那样的回民家庭,才能凭票买到特殊供应的羊肉。

普通市民若想吃羊肉,就得花高价去回民饭店用餐。

吴峥嵘在闺女的小揪揪上摸了摸,问:“有言,你想吃羊肉吗?”

小屁孩自打出生就没吃过羊肉,根本不知道羊肉是啥,但还是使劲点头:“想!”

“那行,庆祝吴玉琢小同志成功开口说话,咱去永安饭店撮一顿!”

一家三口骑着自行车去了永安饭店。

吴峥嵘负责驾驶,叶满枝在后座负责跟司机聊天解闷,吴玉琢坐在安装在大梁上的竹制座椅里,瞪着眼睛看热闹。

叶满枝原本心情挺轻松惬意的,可是坐进饭店,看清菜单上的价格后,她就轻松不起来了。

一份羊肉半斤的量,加上锅底和调料,每份3块5!

相当于七块钱一斤啊!

可是苏工他们买一斤羊肉,才一块四毛六啊!

这饭店的毛利率也太高了吧?

叶满枝用菜单掩着嘴,小声说:“建议市里开高价饭店,让货币快速回笼,稳定市场,还是我们省大经济系那位徐主任跟市商业局提的。不知道他本人来饭店,看到这么高的菜价是啥心情。”

吴峥嵘安慰她:“既然已经来了,就别管菜价了,咱俩也有一年多没吃过羊肉了,这次正好解解馋。”

话虽如此,但叶满枝还是很克制地只点了一份羊肉,两大一小吃半斤尝个鲜就算了。

等待铜火锅开锅的时候,叶满枝跟他分享了昨天在娘家遇到的新鲜事。

“我三哥四哥想把自行车卖了,但我爸不同意。他就是虚荣,当初自行车买回来,他在车间里炫耀了好长时间呢!”

其实,以老叶家的情况,全家人的工作都在光明街上,哪有那么多机会骑自行车出远门啊?

把自行车卖了换600块钱,是个挺划算的买卖。

可惜老叶太虚荣,生怕卖了自行车以后,就再也买不回来了。

叶满枝给闺女为了点水,突发奇想地问:“老叶不愿意卖车,你觉得把咱家的自行车卖了咋样?”

“……”

“咱家那辆是上海永久的吧?四哥说商店里的永久牌要卖520块,而且还没有货。”叶满枝问,“你当初买车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尽管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了,但吴峥嵘还是准确报了价格:“165块。”

“咱这辆车没有三哥的那辆新,估计价格没那么高,但是,如果能叫价到550块?你卖不卖?”

“卖。”

“这么痛快?你都不犹豫一下啊?”

吴峥嵘笑:“这有什么可犹豫的?自行车票虽然珍贵,但找找门路还是能弄来的,我当初的自行车票也是花二十块钱找关系买的。50张工业券也没什么,咱俩的工资加到一起,每个月能攒8张工业券,半年就能攒够一辆自行车了。”

至于自行车的价格,他觉得不可能一直处于这种虚高的状态。

同样是三转一响,手表和收音机的价格没有太大变化,自行车的价格却翻了将近两番。

最大的原因也许是自行车对钢材的需求量太大了。

吴峥嵘自己就是工厂的,钢材的情况他很清楚。

闻言,叶满枝若有所思地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肯定要优先照顾重工业的生产任务,而自行车这种轻工业品,对国防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都不大,降低产量是必然的。不过,等到市场形势好转以后,自行车提高产量,价格应该还会回落吧?”

黄大仙同意把自行车卖掉,也算间接证明了他们这种推测。

“那我真把自行车卖啦?咱们不用出面,让我四哥帮忙联系买家!”

“卖吧。”吴峥嵘随意点点头,往沸腾的火锅里指了指,“马上就要有五百多块的进账了,咱们能再点一份羊肉吗?这点东西还不够塞牙缝的。”

叶满枝知道他饭量大,要是敞开了吃,二斤羊肉都不够他造的。

想想即将到手的五百多块,她爽快地挥手,让服务员再给他们这桌加两盘羊肉!

一家三口在永安饭店吃了两斤半的羊肉。

吴玉琢小宝宝还是小鸟胃,在饭桌上起到一个捣乱和镶边的作用。

叶满枝眼大肚子小,完全没有发挥出她想象中的战斗力。

好在她是跟吴峥嵘一起吃饭的,她多点几种不同的菜品,每样吃几口,剩下的都由吴峥嵘解决,没有半点浪费的可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